天籁振霄汉,闻之稀胜玉——在兰州志成中学鸿鹄讲堂感受别样的艺术世界

55
讲座开篇,王文澜教授强调,音乐是一种不以形式论高低的艺术,每一种体裁形式中都有其不朽的经典之作。对于如何欣赏音乐,王教授讲到“永远不要先入为主,把自己放在音乐的大门外”,他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欣赏音乐的最低要求和最高境界;采用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从作曲家、创作背景、作品内容、风格流派和表现手法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向志成师生阐述了音乐欣赏的基本素养。
图片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王文澜教授用刚刚向同学们讲解过的音乐欣赏基本素养的知识,带领大家一同鉴赏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他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作曲家何占豪和陈钢如何在大学期间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并成功创作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背景。音乐响起,王教授一边带领同学们聆听感受,一边对《梁祝》的音乐结构作细致的剖析。他从引子部分是如何运用长笛等吹管乐器表现春天的美景;再到解释大提琴与小提琴如何以浑厚圆润与轻盈柔和的音调形成对答,演奏出爱情主题;阐述了乐曲是怎样运用跳音以及独奏与乐队的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引导师生想象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十八相送时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形象。在音乐演进的每一个环节,王教授都以适时、专业的解说赋予大家深入的理解。同学们从中逐步感知到小提琴演奏及乐队激昂快板全奏所传达的英台抗婚时的悲伤、惊慌与反抗,充分领略到了乐曲中的戏剧性冲突。在音乐对越剧紧拉慢唱技巧的运用,急促不安的鼓声与小提琴高亢旋律的交织,尤其是锣鼓齐鸣的演奏中,同学们看到了祝英台悲痛欲绝的模样和她投坟的悲壮场景。当主旋律再次响起,经过训练的同学们已能听出其表达的不同含义,大家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对彩蝶,在万花丛中比翼双飞、翩翩起舞到天荒地老。
图片

王教授带领大家感受了乐曲的欢乐、喜悦、不舍、激动、悲伤……生动地展示了音乐欣赏的基本手法和步骤,揭示了这一中国经典名曲采用的电影蒙太奇手法和对协奏曲形式的创新运用。一曲终了,泪眼婆娑,志成师生在王教授的讲解中重新认识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感受到《梁祝》所奏出的人间缠绵,领略到这一中西合璧经典作品的构思之精妙,心灵得到了清泉般的洗涤和灌溉,犹如新生,充满了全新的力量。
图片

讲座最后,兰州志成中学校长王延宁为王文澜教授颁发荣誉证书。
图片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次鸿鹄讲堂根据学生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音乐理论知识,提升了同学们的审美素养;以赏析经典名曲的方式,唤醒同学们对美的感知,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美好的情感;以王教授的人格魅力,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艺术对人的正面影响,进而培养了同学们自觉认识美、追求美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美的人格。
自兰州志成中学本学期鸿鹄讲堂启动以来,近十位专家学者用文学的魅力、历史的启示、科技的力量,艺术的美好……在志成学子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又一颗将引领他们奔赴幸福美好未来的种子。兰州志成中学通过将广阔的世界引进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微课程,开展跨界融合的教学活动拓宽志成学子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努力让志成学子的学习走向“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章分类: 学校新闻学校活动